金年会

正文 你现在的位置是: 网站首页 > 德育之窗 > 国旗下讲话

文明修养伴我行

来源:本站 发表时间:2017-12-25 12:00:00 作者:管理员 访问次数:

尊敬的老师、亲爱的同学:

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:文明修养伴我行。

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,老师常强调日常行为规范和行为道德准则,小至日常行为,大至社会公德。纪律的准则公约具有强制性,常言道:“玉不琢,不成器。人不学,不知礼。”学校对我们的约束是一种化行入心的教育方式,目的是让我们从小事做起,通过自我行为建立良好的观念,成为一个讲文明讲道德的人,而不是缺乏教化的“蛮族”。

秩序井然,文明和谐是一个美好的社会愿景,也是校园的主旋律。然而在我们的校园中还时有出现不文明的音符,如插队、争执、打架斗殴等。这些不良现象都是由违反纪律而引发,由心德缺失而扩大。比如一位同学在排队打饭过程中无视学校纪律,贸然插队,给他人造成了不便,另一位同学感到不满,却是用骂脏话或恶意威胁的过激方式来表达,听者不能容忍,两人便动拳头发生斗殴。这样先违纪者本身有错,言行粗暴者也不能脱离责任。

强制的纪律到自觉的良好道德修养是一脉相承的,我们在校学习,要先学做人才能更好地学会做事。第一,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纪律性是良好品行的最低要求,在校园生活,在社会生存,都脱离不了与周遭的联系,共同遵守规则既是利人也是利己。要做到自我约束,遵章守纪,不因一己之利而影响他人、破坏秩序。第二,在守纪的基础上是道德品质的建设,准则公约起到的是外在的监督作用,最本质的还需要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内在约束,这就是自律。自律并非“别人要我这样做”,而是“我要求我这样做”,能够控制自己的意志的人,也会能做到克制和容忍,做到三思而后行,不鲁莽不冲动,不因一时的情绪做出丧失理智的事。第三,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上,应该是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,但现实中很多同学往往是截然相反的,对自己百般纵容,缺乏反省,对待他人却万般刁难,言辞苛刻,互相只看到对方的问题所在,带来的必然是无休止但却毫无意义的矛盾争执,对自己多一点自律,良好的秩序下利益冲突就不轻易发生;一旦矛盾发生了,冷静说理会比拳头更有说服力,而自己的礼让包容,也能让过失者感到羞愧,从而自然化解矛盾。做到了这三点的良性循环,那就是文明。

一个国家是否强大,要看其文明程度;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则由公民道德素养体现;而社会公民的道德素养具体表现在每一个人身上。鲁迅先生说:“ 中国欲存争于天下,其首在立人,人立而后凡事举。”“立人”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个人的修养。人的文明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,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;人的个人修养不需要惊人的言行,而是在一些细节体现。

让我们遵纪守法,择善而从,严于律己,宽于待人,使自己的言行符合行为规范和道德的标准,并成为一种习惯,共同和谐相处。这就是拥有了素养,也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,国家的强大也才有了希望。

我的讲话完毕,谢谢大家!

Copyright@2009-2019   金年会专业学校  

   

郑州市惠济区英才街6号河南省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一楼 (东校区)玉林市人民东路东235号(金年会),市区7路公交车可到  

XML 地图